又来一个8.8,韩剧今年强得可怕

Sir电影·

2025-06-05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人生可以偶尔开挂就好了。

遇到不会的考试。

找人代考。

体测跑1000米累得要死?

找人代跑。

想进国企单位端上铁饭碗?

有人给你编制。

这样的事吧,有时候想想就好,没想到一部韩剧却拍了出来,还处处命中当代牛马的弱点——

未知的首尔

미지의 서울

01

豆瓣8.8,评分还在上涨。

问:怎么实现上述“美梦”?

答:双胞胎互换身份。

好吧,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套路。

早到90年代,香港有成龙主演的《双龙会》,美国有红极一时的温馨儿童片《天生一对》,甚至《白夜追凶》,都拿双胞胎身份做过文章。

无一例外,这些经典作品都是抓住了身份互换的精髓——

错位。

笑料、冲突都因身份错位而产生。

为的,就是让观众也一同沉浸在这真真假假的身份游戏中。

而到了这部《未知的首尔》。

从一开始,两姐妹的互换就带着些许不同。

不为逗乐,不为游戏,交换身份是她们人生的一种“渡劫方法”。

姐姐未来(朴宝英 饰),妹妹未知(朴宝英 饰)。

两人相似到,站在一起就连亲生妈妈也没法分辨。

Image

不过。

除了外貌,两人是哪哪都不相同。

姐姐从小脑瓜子就灵光,考全校第一就像吃饭一样简单;

而妹妹是铁打的身体,每到饭点,跑去食堂的学生里,她总是第一名。

图片

聪明的姐姐身体不好,每天按时按量吞药片。

而妹妹只要做起数学题,就像脑子生了锈。

完全相反,不也就是恰好互补?

就这样,互换身份,成了两个孩子解决童年困扰的方式。

Image

对她们来说,这就像一个压箱底的保命技能,只要拿出来,就能度过难关。

你也能想象到两人长大后,不同的命运轨迹——

妹妹未知,e人。

性格乐天开朗,大大咧咧,但因为没读大学,只能在乡下打零工。

姐姐未来,i人。

成绩好,大学毕业后留在首尔的国企工作,但不适应职场政治,一个人在异乡孤独压抑。

老实说。

剧中的设定不是完全现实的,比如为什么同样的基因,一个体弱多病,一个却是运动健将,这种几率太小了,而且从头到尾也没讲清楚姐姐具体是什么病。

但。

这部剧真的是要讲一对双胞胎的故事吗?

也许你已经察觉到了,两姐妹映射的,是普通人不同的面,是我们想象中的“另一个自己”。

剧情更像是一场社会实验——

假如你成为了自己羡慕的样子,就会过上更好的人生吗?

打个比方。

有人觉得,我要是能像那些乐观的人,精神状态超绝,从不内耗就好了;

有人觉得,我要是脑子聪明,会读书就好了;

还有人觉得,是不是要背井离乡,才能有出息……

不得不承认人生就是反复的假设和对比。

就算你自己不这样,也架不住旁人的眼光。

在剧中,妈妈会偏心。

成绩好的未来,就是妈妈的脸面。

大家都知道,她的女儿一路名校上岸,在首尔高就。

但她从不提起,还有个在老家靠打零工过活的小女儿未知。

图片

可是,姐姐再光鲜,那也只是看起来。

外婆住院多年,她能给的,只有口头承诺的探望,以及付清医院账单。

在乡下照顾外婆的妹妹,成了病房里所有人都认可的孝顺外孙女。

而姐姐从小拿得出手的,只有成绩单上的数字。

当人情世故、职场规则摆到面前,她只有被排挤,被霸凌的份。

直到她无法应对,想到要跳楼来逃避上班时。

图片

这一年,她们30岁了。

人生好像又走进了各自的死胡同:

妹妹没有职业发展可言,每天被妈妈数落;

姐姐在国企被排挤,精神和身体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于是,她们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作弊方式——

交换身份,是不是就能帮彼此渡过难关?

乡下的黄毛小妹,转身变成一线城市office lady;而内耗严重的牛马,回到乡下开始务农。

她们会把彼此的生活搞砸吗?

还是会重启人生?

02

最近这些年,流行一个问题——

走入大城市的小镇做题家,和留在老家的孩子,谁过得更幸福?

韩剧,虽然社会背景不同。

却也帮我们完成了某种“预演”。

姐姐未来在公司里保持着从小的一贯作风。

工作认真,对同事、对自己,都是遵守规则。

但那些同样带着高学历坐进办公室的同事们,却一点也不欢迎这个卷王。

你能做更多的工作,那就把我们做不完的也扔给你。

你检举职场不公平行为,那我们就顺带也孤立你。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任劳任怨、好欺负的同事,其他人才可以明目张胆地抱团、摸鱼。

而在乡下老家的妹妹未知,就连应聘清洁工,也要学历优先。

为什么会这样?

一边是寒窗十几年,才换来弱肉强食的最低入场券。

一边是遍地高学历人才,一纸文凭变得越发轻飘飘。

从前所有奋斗的目标,就此崩塌,剩下的只有自我怀疑和焦虑。

难道,姐姐在大城市里坚持不下去时,就不想回家吗?

或者,妹妹浑浑噩噩度日,就毫无工作的野心吗?

姐妹在首尔见面时,咖啡店服务员打翻杯子割伤了手。

姐姐脱口而出:她运气真好,可以下班了。

图片

此情此景,下意识想到的,仍然是怎么借机下班、保住工作,怎么在这里留下来。

因为她知道,就算每天在公司里要遭受无数闲话和冷眼。

一旦回去,她还是会遭受新一轮的冷眼。

可她宁愿选择前者。

她焦虑的,从来都是她眼中的自己。

现在两人身份一换,首先的问题是——

会不会被识破。

妹妹来到姐姐的公司的第一天。

开会迟到、坐了领导的座位、喝了领导的咖啡。

同事们的眼光直勾勾的,从惊讶到嘲笑,但她完全看不见。

图片
图片

此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姐姐)在公司的位置,所以她没有忌惮。

可当她被安排了新的工作,还听到领导在背后议论,是要故意甩给她难题时。

她却更加拼了命地想要做好。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也给自己看。

但是,这场互换,又像是回到了原点。

就算完成了这份故意刁难的工作,在领导看来,就能说明她比别人厉害吗?

不仅没能证明,反而,她还会被这“职场PUA”成功同化。

小时候,为了应付考试的“开挂”。

放到了职场中,竟然变得那么无力和滑稽。

这就是成人世界残忍的地方。

03

那么,面对这无解的死局,能怎么办?

是响应“逃离北上广”的口号,老老实实回去躺平?

还是得过且过,偶尔摆烂,笑容灿烂?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自己。

就像有的人,在剧中看到了自己对自己的伤害。

毕竟,霸凌不会消失,规则也无法被改变。

所以不出意外的,与自己和解,就成了剩下的选择。

但,和解是什么?

对我们来说,在东亚题材的影视剧里,和解的故事一点也不陌生。

要么,就是在父权的压抑下,与家庭和解。

要么,就是在窒息的社会里,与环境和解。

渐渐的,和解都快成了一句空谈。

因为,我们没法真的按故事中角色的方法行事。

就像是这部《未知的首尔》。

它没有要我们成为谁,才能获得和解的资格。

内向的姐姐和活泼的妹妹,剧中没有要分出高低。

同样的困难,换个方式很可能还是一样难以解决。

剧集给不了正确答案,却也像是在说,先不要想着解决。

妹妹未知在与人交流时,她都希望敞开心扉。

可她总是会听见“门被关上的声音”。

被拉来和姐姐做对比时、被好闺蜜抛弃时、被暗恋对象冷落时……

“门又关上了。”

Image

对她这样的差生来说,能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并不多。

小时候妈妈接姐姐时,她把自己倒挂在单杠上。

嘴里念叨着:“妈妈快看看我。”

Image

原本,她找到了打开别人心门的办法。

四肢发达的她,被体育老师看重练了短跑。

拿奖无数,可在最后要选拔特长生的比赛中,她倒地不起。

再也没法跑步,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关就是三年。

Image

自己逃避,家人也帮着说谎。

“未知去了首尔”,说出来不是为了让乡亲们羡慕,只是求得内心安慰。

直到外婆在家中突然中风倒地不起时,她才跑出房间。

Image

可还是晚了一步。

外婆瘫痪,住院,未知认为都是拜她所赐。

用尽力气,只得到失望,逃避失望,却付出这样的代价。

而对未来这样的好学生来说。

工作之后,从报喜不报忧,到无喜可报,最终变得害怕家里的电话。

回到老家代替妹妹看望外婆时,一眼就被看出,来的外孙女是姐姐未来。

您不问我为什么在这里吗?

你肯定又是自己咬牙硬撑,撑到受不了才回来的吧

姐妹俩都希望打开别人的心门。

但其实,第一扇应该打开的门,就在自己的心里。

这样简单的道理,人们却总是会忽视。

就像在互换身份之前。

早已被高跟鞋磨出茧的姐姐,不会想到妹妹完全无法适应高跟鞋。

而住惯了老家小窝的妹妹,不会像姐姐这样注意到房门早就坏了。

这些是我们身上都会有的小情绪、小细节。

没有带来大开大合的情绪波动。

也没有要强行灌输反对内耗、反对焦虑的观念和感悟。

只是一些生活中,和我们产生链接的东西。

却是每个人都有的时刻。

而光是唤醒了这些时刻。

我们才发现。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自己都还有许多事没有看清。

这便是外婆常常教导外孙女的那句话。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尚未到来,今天仍是未知。”

Image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毛脸雷公嘴榔锤

Image

Like

Share

Popular

Comment